979【吾道不孤】 (第2/2页)
听到这里,陆沉渐渐明白过来,情绪亦开始平复。
许佐继续说道:“正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,给了普通人为朝廷效力的机会,同时也让天家找到制衡那些望族的手段。如果将时间倒退两百年,高宗皇帝绝对没有机会在江南九大家钩织的罗网中撕开一道口子,便是因为如今的门阀世族相较当初已经虚弱了不少,而这恰恰是科举制度的功劳。”
陆沉思忖片刻,点头道:“言之有理。”
许佐不由得松了口气,他确实有些担心陆沉会钻进牛角尖里。
然而陆沉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,他委婉地问道:“难道我的提议真的没有希望实现?”
这就是二人争执的根源。
起初陆沉介绍典籍院的作用,许佐和姜晦听得连连点头,谁知陆沉忽然转到科举改制,他表示待朝廷迁都之后,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,在原有的经义科基础之上,增加一门农学和一门工学。
简而言之,在陆沉的构想中,往后大齐的科举会分为三门,除去原先那些浸淫圣人之言的读书人,还有两个领域的人才,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取士的名额。
可以预见的是,陆沉这个设想一旦公布,大江南北会形成怎样的惊涛骇浪。
许佐神情凝重地说道:“郡王,能否让我问你几个问题?”
“你问。”
“第一,经义科不必多言,这农科和工科按照何种标准出题取士?”
“自然是根据农事院和将作局的研究进展出题,我希望能集天下有才之士,群策群力解决这两处面临的难题。”
“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?”
“标准需要逐步制定,一开始肯定会模糊一些,但是只要言之有物、对农学和工学有一定了解的人,我觉得都可以给他们机会。”
“好,这一项暂且搁置,第二,天下士子如过江之鲫,然而真正接触过这两项的人寥寥无几,朝廷是否要逐步开设相关的学堂,制定相应的教材,从而给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一个学习的机会?若要开设学堂,朝廷现在从哪里找到足够多的先生?”
陆沉闻言不禁陷入沉默。
许佐继续问道:“第三,千百年来读书人一直在学习圣人之言,满朝官员莫不如是,如今朝廷突然要另立道统,他们能否接受?会不会动摇朝廷的根基?”
“道统?”
陆沉皱眉道:“这会牵扯到道统之争?”
许佐叹道:“郡王,我知道你一心在为江山社稷和黎民苍生筹谋,但是也请你相信,许某对于此事绝无半点私心。从千余年前定下圣人道统,后续不是没有起过纷争,道统之争的酷烈比战争更甚!这些天亲眼见到这城里诸多利国利民之设想,许某对郡王佩服得五体投地。正因为此,我才希望郡王莫要急于求成,治大国如烹小鲜,方方面面都要顾及,还请郡王细思之。”
经过长久的沉思,陆沉缓缓舒出一口气,平静地说道:“是我太着急了,许相切莫见怪。”
“无妨。”
许佐沉吟道:“这件事最好不要强行推动,至少要等农事院和将作局拿出一些成果,然后在坊间逐步酿成影响,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反应到朝堂上,朝廷再顺势以征辟的手段提拔一些官员。等到这个时候,朝廷便可在各地开设学堂,当相关的人才开始涌现,设科取士水到渠成。即便到了这个时候,我认为也要保证经义科的生员名额,可以用增开恩科减轻士子的抵触心理。如此两三回之后,大抵可以形成定例。”
陆沉定定地看着他。
许佐见状便问道:“郡王意下如何?”
陆沉笑道:“许相,有你帮忙参详,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。”
许佐和姜晦也都笑了起来。
笑声止歇之后,许佐感慨道:“这短短数日时间,于我而言仿佛一场大梦。郡王,明日我便会启程南下,尽快促成迁都一事。”
陆沉讶异道:“这么急?何不多留几天?”
“不必了。”
许佐站起身来,迎着他关切的注视说道:“我今年已经四十六岁,撑死还有十几年的寿命。郡王的诸多设想让我仿佛找回当年踏上官场时的悸动,只恨光阴匆匆,时不我待。”
陆沉颇为动容,看了一眼旁边神情郑重的姜晦,起身道:“那好,我在河洛静候佳音。”
许佐不复多言,躬身一礼。
陆沉还礼。
从始至终,他们都没有谈论某些话题。
而从这一刻开始,更无谈论那些事的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