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乘妙法莲华经 > 第5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5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

第52集《妙法莲华经》 (第2/2页)

寅四、自他一对
  
  看寅四的自他一对。
  
  若人无瞋质直柔软
  
  常愍一切恭敬诸佛
  
 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
  
  这个自,就是成就自利的功德;他,就是化他。
  
  这个人具足自利功德,是怎么说呢?“若人无瞋”,他内心没有瞋心。什么叫没有瞋心呢?“质直柔软,常愍一切。”质直柔软是很难了,一般正直的人就理直气壮。所以菩萨戒让我们理直气柔,就是你可以站在正义这一块,但是你要调柔善顺。一个人能够正直调柔,他的我空跟法空,他那种对法的执取一定很淡薄,尤其是那种法执一定很淡薄,所以他能够既正直又调柔,经常能够悲愍一切众生。这第一个。第二个,“恭敬诸佛”,对三宝有恭敬皈依之心,经常礼拜、赞叹、供养。
  
  这种人,他那个自利的功德可以说是又有慈悲又恭敬三宝,这种人是可以宣说的。
  
  看利他。
  
  复有佛子于大众中
  
  以清净心种种因缘
  
  譬喻言辞说法无碍
  
 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
  
  前面是讲自利,这讲利他。这个人是怎么利他呢?“在大众中,以清净心”,就是不夹杂名利,完全是依止大悲利他的心,透过种种的善巧因缘,或者譬喻或者言辞来说法,使令众生欢喜信受。
  
  这个自他一对,蕅益大师说是一种悲智的修学。偏重自利的人,他追求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;偏重利他的人,是偏重在下化众生的慈悲。不管你偏重智慧,是智增上菩萨,还是偏重慈悲,是悲增上菩萨,都是菩萨种性,大乘善根都是具足的。当然,大乘善根我们前面说过,有些人偏重信仰,有些人偏重智慧,都没关系,其中一个就可以了。你要么信心具足,要么慧根具足,都可以。
  
  寅五、始终一对
  
  最后看寅五的始终一对。
  
  若有比丘为一切智
  
  四方求法合掌顶受
  
  但乐受持大乘经典
  
  乃至不受余经一偈
  
 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
  
  始终一对等于是一个总结。始,就是修学佛法之始。什么叫始呢?以恭敬请益为始,就是一开始恭敬请益。说“若有比丘,为一切智”,他追求的是一个圆满的中道实相。他不是一味追求有相的业果或者无相的空性,偏空偏有都是不圆满,他追求圆满的一切智。他怎么办呢?“四方求法”,到处去求善知识,谦卑地求法。求到以后,“合掌顶受”,恭敬心受持不失;而且心中“但乐受持大乘经典,乃至不受余经一偈”,“如是之人,乃可为说”。
  
  这个“乃至不受余经一偈”,我们说明一下。在菩萨戒的意思,虽然菩萨要广学,但它是有次第的。菩萨要先专,先求专再求广。就像树一样,先把树干生好了,再往外开出枝叶花果。所以,你这个大乘佛法,你的本修、你的正科是中道实相,是一心三观。在菩萨戒上说,对于中道实相没有通达之前,你不能接触小乘法。小乘、外道的《论语》《孟子》都不能接触的,因为会先入为主。等到你对中道实相完全通达熟悉了以后,你不受影响了,你整个大乘的正见建立起来,你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分,两分修学大乘佛法,剩下三分之一学习小乘、学习外道,可以的。就是说,你一个初学者就是这个态度,“乃至不受,余经一偈”,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本科给学好。作为一个大乘菩萨,你的功课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见,然后再去参考其他的思想。是这个概念。
  
  我们看第二段。
  
 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
  
  如是求经得已顶受
  
  其人不复志求余经
  
  亦未曾念外道典籍
  
  如是之人乃可为说
  
  前面是讲修学佛法的开始,一个初学者,就是恭敬请益。你经过一段时间,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,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。后面就是精进了,因为你知见懂了,你这个车子就得上路了。什么叫精进呢?“如人至心,求佛舍利。”他可能要求一个佛像来礼拜或者供养等等;或者是求经,找一部经来受持,来顶戴受持。那么求佛像来礼拜,求经来受持也好,“其人不复志求余经,亦未曾念外道典籍”,“如是之人,乃可为说”。这是一心行道了。
  
  这段等于是说明,一个菩萨的成就,一开始先恭敬请益,最后就是精进修学。这种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,从这十种相状来看都可以判断,要么信根具足,要么慧根具足。
  
  丑二、总结可说之相
  
  我们看丑二的“总结可说之相”,这里做个总结。看经文。
  
  告舍利弗我说是相
  
  求佛道者穷劫不尽
  
  如是等人则能信解
  
  汝当为说妙法华经
  
  最后佛陀告诉舍利弗说,“我说是相”,前面有十种相状,就说明这个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,以这两种善根,“求佛道者,穷劫不尽”。其实大乘的善根有五种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,但信是根本,慧是最后,中间的就是一个过程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。“如是等人”,就是前面十种相状的人,他听闻《法华经》一定可以信解受持,那么你应该要为他来宣说《妙法莲华经》,是这个概念。
  
  〈譬喻品〉到这里告一个段落。〈譬喻品〉其实经文蛮长的,我们等于花了十堂课来说明〈譬喻品〉。整个〈譬喻品〉主要是讲一个观念,叫做“会权入实”。就是说,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,从现实的角度要马上求出离道,因为在五浊恶世会产生障碍,因为大火生起了、寿命短暂了。那么,我们在修习 权法的时候,怎么样跟实法对接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大乘善根?所以它必须怎么样?把权法跟实法做一个会归。
  
  “会权入实”,当然是一个理论,就是先权,然后会到法法消归心性。但是在实际操作,会权入实的实际操作是什么?智者大师讲出四个字,叫做“一心三观”。所以,你一心三观你会操作,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。
  
 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。
  
  “一心三观”有两个重点:第一个叫做一心,第二个叫三观。我们一般人修学不重视一心的。比方念佛,你就好好念佛,就忆念极乐世界,求生净土。但是你这样子的修学就落入因缘的修证。落入因缘的修证的时候,你少一种力量,少一种你内在的、发自内心的自性功德力。所以,你一旦直接提佛号,那你只能够得到佛力的摄受,你没办法得到来自于内心的“能念的心不可思议”,就没有了。所以,人家念佛是两种力量,你念佛只有一种力量,因为你不重视一心的概念,你没有重视《法华经》的这个一心。所以,《法华经》的思想就是,在修学之前先内观,先不要提佛号,你要先内观真如。
  
  什么叫内观真如呢?就把我们的心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——你从什么地方来?就是说,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为什么不适合提佛号?因为它受过因缘太多的染污。我们落入轮回以后,我们做过人,做过畜生,做过蟒蛇,做过老虎,所以这念心有善根有烦恼,有烦恼有善根。那你用这一念生灭心去念佛,问题就很多,这是因地不真。就是佛陀说了,你这个因地带有夹杂。
  
  就是说,你不能用你现在这一念经过轮回、经过很多生命经验的心来直接念佛,因为,这个佛号跟你的心接触,它肯定受你的内心的影响。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”,佛陀没有意见的。所以,你直接提佛号的问题就是,你这一念心在长时间轮回当中受过你很多人生经验的熏习,这个心是不能用的。那怎么办呢?调整一下,就是回光返照,找到你的内心的原始点。
  
  有一个禅师,他去参访雪峰禅师。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。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,背着包包,很辛苦。到了以后,他见雪峰禅师,雪峰禅师问他一句话,你从什么地方来?他说我从江浙而来。从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离。雪峰禅师说,你远涉不易,辛苦了。你经过那么多的山,经过那么多的水,又爬到高山来见我,不容易。远涉不易,辛苦了。这个禅师就说:“仰慕道德,不惮辛劳。”说,我仰慕你的道德,我不怕辛苦。雪峰禅师讲一句话:“汝犹醉在!”说你还没有清醒,你还喝醉酒。这古人的修行,你看,谦卑求法,他马上跪下去:“请和尚开示!”雪峰禅师讲一句话:“出去!”这个人听了以后,当下开悟。
  
  “出去”的意思就是说,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?我们这念心有所得,沾了太多相状,就像强力胶:这个是好东西,这个是坏东西;这个是有道德,这个是没有道德。凡有所住,即是非住!我们经过这个相,诸位,虽然你说你可以判断相状好坏,但“判断好坏”就是一种执着,就自我设限了。所以你这种心量是不能修学的。就是说,出去!
  
 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离相,就是把过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见、观念通通放下,回到生命的原始点,就是一念的清净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,你就念两句话: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念三遍。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,这叫安住心性实法,然后你再善知取舍。我们是先安住真如,再面对因缘。这很重要!就是实法妙,权法妙。虽然安住一念心性,在心性来看,娑婆不可得,极乐不可得,那叫做实法。但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样?一心还要修三观,要空假二观。当我们回归一念心性的时候,那生命没有什么取舍问题了,那叫一个安住。
  
  但是安住以后,你开始怎么样呢?开始要从空出假,起观。面对因缘那就是取舍了:娑婆是痛苦的,极乐是快乐的;娑婆是染污的,极乐是功德的!所以在事相上要取舍,开始修四谛。取舍就是开始修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,诃责娑婆世界的苦,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。
  
  所以,整个《法华经》的思想就是内观外修。就是怎么样?先从因缘所生法的心,把它带到真如,然后回过来再面对因缘,内观真如,外顺弥陀。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,先从一心来修空假二观。
  
  理论上,我们的生命重点是在改造因缘,因为我们现在生命就是不满意,因为娑婆世界的因缘对我们障道。就是说,理论上我们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消灭,把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来。但是为什么不要直接面对因缘?因为你的心带有很多的杂染跟有所得,直接去改造因缘你做不到。所以怎么样呢?先回到心性,再面对因缘,这个就叫妙法!
  
  我再讲一次,先把心带回家,你要先超越因缘。简单说,你要先“没有因缘”,才能够“改造因缘”。你直接契入因缘,你就很难改变它了,我们的我执、法执这个因缘就没办法改变了。
  
  阿罗汉一路走来他就是执着涅槃。阿罗汉为什么不能进步?简单地说,对阿罗汉来说是成也涅槃、败也涅槃。当初是“涅槃寂静”这个假相把他从三界里面带出来。按说他出来以后,他这个涅槃就应该放下,因为这是个过程,涅槃寂静不是众生本具的。诸位,我再讲一次,众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;只要是“法”安立的——三皈、五戒、四谛、十二因缘,都是佛陀要引导我们不要去做错事,所以“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”。如果我们不知道佛陀是善巧来引导我们,我们就会把它当真。阿罗汉一开始是把涅槃当真,在过程中没有错,因为你要放弃娑婆的快乐,你一定要东西来引导你。所以为什么说成也涅槃?他对涅槃的执取,成功把他从三界带出来。
  
  那你后半段怎么办呢?如果你还执取涅槃,你就是裹足不前,画地自限。“法性量等虚空,众生发心自小。”谁绑住你了?是你自己用涅槃把身体绑住了。这还好,遇到佛陀,告诉他这个涅槃是假相。我当初也没有虚妄啊,佛陀说,我“但以假名字,引导于众生”。你当初心量这么小,我跟你讲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,所以我必须要捏造一个——不要说捏造,安立一个涅槃的快乐的相状来引导你。说,你不要在那边游戏,三界外有很多车子,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,而且是没有过失、没有火烧的快乐。
  
  所以,佛陀在刚开始用涅槃的快乐来诱导三乘的诸子离开。离开以后怎么办?理论上这个人就全部休息了。当然佛陀不能这样做,佛陀要负责任的。佛陀第二件事情,要把他从涅槃带回心性,因为心性是真实的东西。什么叫真实?不管你用不用它,它永远都在,就日用而不知。也就是说,我们每一个人迟早要回归心性的,但是你越早越好。成佛的因地就是说,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平台去修一切法,你才会成佛。不能说佛陀站在真如,而你站在攀缘心,那这两个因地不一样。你要煮饭,结果你拿沙子去煮饭,这个因地不真,不是真实的因地。
  
  诸位!我们现在要多用一点心,虽然我们这样操作多了一道手续。我们先内观真如,再带起佛号,但是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,你这个佛号跟一般人念的佛号会完全不一样。你这个佛号是从真如的心而起的,虽然这个真如不是圆满的真如,好歹是名字真如,它的本质也是真如。初一的月亮虽然光明微弱,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质没有差别,所以六而常即、即而常六。虽然我们现在是语言文字的真如,但语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随顺真如,它是初一的月亮。那么你这种念的佛号叫做菩提的佛号,这个佛号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,然后它不会消失。因为你的因地是一种成佛的正因,它会从你到了极乐世界陪你到初地、到十地、到成佛,你会受你现在每一句佛号不断的加持。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来念佛,这个佛号是用生灭心、有所得心,你没有回归真如,这个因地是生灭相的,这个佛号把你带到净土,然后就没有了,因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。
  
  所以,一心三观的核心思想在一心,就是不管你做什么,布施也好,持戒也好,尤其是念佛。就是说,我们希望创造的佛号是来自于真实的力量,就是诸佛所证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,从那个地方发动出来念佛。所以你要用《法华经》的思想来念佛,就是两道程序:先调整心态,再提佛号;先内观真如,再外修佛号。
  
  虽然说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序,比较辛苦,但是你熟悉以后,临命终的时候它有什么好处呢?这个佛号不容易被破坏!因为你用离相的清净心,任何鬼神、冤亲债主要干扰你,不可能!因为这个因地特别坚固,并且特别圆满,到了极乐世界这个佛号还会继续地加持你。
  
  这个就是《法华经》给我们的好处,就是权法、实法不二。我们同时要回归到圆满的佛性,我们同时要务实地面对因缘所生法。这两个不冲突,理观、事修不冲突,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要到极乐世界,从心性的角度本来清净,本来就没有生死。
  
  我们上次讲过一句话,“生本无可恋,死亦何须厌,本来无生死,生死由心现”。如果实际操作,应该相反,应该是说“本来无生死,生死由心现”,站在没有生死的角度来厌离娑婆、欣求极乐。站在生命的原始点来改造我们的生命,改造我们的因缘,这个就是“权实不二”。整部《法华经》其实前半部都在讲这个,这是讲权实不二的概念。
  
  好,我们今天上到这。下次就讲〈信解品〉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