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19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

第219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

第219章 太简单了没意思 (第2/2页)

“一是将山东段缩窄,大船绕道走隋唐故道,中小船只走山东段。”
  
  “二是重新梳理山东境内河流,整合多余水资源。”
  
  在火车没有出现之前,漕运就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。
  
  漕渠沿线的经济发展都非常好。
  
  他提议复通隋唐大运河,安徽河北都会跟着受益。
  
  但如此一来,山东就成了受害者。
  
  陈景恪在制定计划的时候,又怎么会不考虑到这种情况呢。
  
  前世黄河夺淮入海,少了黄河水资源,白英都能将山东段大运河修好。
  
  这一世有了黄河水的补充,再将山东段大运河缩窄,疏通的难度只会更小。
  
 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其中的难度依然非常大。
  
  必须要懂水利,还要了解山东河流分布,才能重新调配水资源。
  
  而这两个条件,白英都满足。
  
  所以,在听到陈景恪的提议之后,他不但没有觉得困难,反而整个人都兴奋起来。
  
  既能一展所学,又可以造福家乡,他自然一万个愿意。
  
  心中对陈景恪也更加的敬佩,难怪小小年纪就能获得陛下的信任,考虑事情真的是面面俱到。
  
  “好,此事就交给我了,马上就做规划。”
  
  陈景恪笑道:“不急,你现在先将身体调理好,然后帮南方各省制定一个大致的修缮河道之法。”
  
  白英按捺住迫切情绪,问道:“你准备让我如何配合?”
  
  陈景恪说道:“治理血吸虫,其实就是灭杀钉螺。”
  
  “灭杀钉螺最简单的办法,我只能想到两个。”
  
  “其一,将河水放干,然后捕捞,撒生石灰……”
  
  “其二,直接将原有的河道填平,重新开挖一条。”
  
  “比较大的河流,只能靠捕捞……”
  
  “你要做的,就是帮他们分析一下,哪些河道可以用第一种办法,哪些可以用第二种。”
  
  “不同的河道,又该如何进行这两项作业。”
  
  “当然,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灭杀钉螺,那就更好了。”
  
  白英点点头说道:“此事好办,我明日就动身去考察南方各省的水流布局,尽快拿出方案。”
  
  陈景恪劝阻道:“此事非一日之功,可能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,不急于一时。”
  
  “你还是先养好身体,后续朝廷用到你的地方还有很多。”
  
  白英笑道:“没关系的,江南水网密布,处处皆可通船。”
  
  “我在水上飘泊二十年,乘船对你们来说会身心疲惫,对我来说就是休养生息。”
  
  “此行我只是考察水系,不用亲自下手干活,无碍的。”
  
  陈景恪却坚持道:“你先休息一周,我好好给你调理一下,看情况再说。”
  
  “不用和我争辩,此事我说了算。”
  
  白英感受到他的关心,很是感动,说道:
  
  “好,那我就听你的,好好歇上几天。”
  
  但他并不是真的歇着,而是让人找来了江南水网分布图,开始在地图上做初步的规划。
  
  陈景恪心中是非常佩服,难怪上辈子能封神。
  
  这态度,已经超过大部分人了。
  
  不过作为医生,他还是严格规定了休息时间。
  
  每隔半个时辰就要休息,每天办公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时辰。
  
  朝廷要大动干戈,在南方开展除血吸虫活动,消息很快就传开了。
  
  有事不关己,毫不在意的。
  
  也有诧异的,这不像是洪武大帝的手笔啊。
  
  哦,原来是太孙力主此事。
  
  那就不奇怪了,太孙仁慈啊。
  
  南方地区的人民,听到这个消息,无不欢呼雀跃。
  
  得知是太孙力主此事,还决定留下和大家一起除虫。
  
  江南百姓,无不感激涕零。
  
  之前因为种种改革,利益受到损害而对朝廷心有不满的人,也改变了想法。
  
  至少太孙是将咱们南方人当人看的。
  
  可以说,在这一刻,朱雄英已经成了南方人心目中真正的君主。
  
  到庙观礼求神拜佛,都会加一句,保佑太孙平安万年。
  
  更有很多人家,都开始为朱雄英立牌位,早晚三炷香感谢。
  
  然后纷纷响应除虫行动,愿意倾家荡产协助朝廷除虫。
  
  面对这种情况,陈景恪欣喜不已。
  
  民心可用啊。
  
  但也足见江南百姓,被血吸虫祸害的有多惨。
  
  除虫,需要广大百姓配合才行,光靠朝廷是做不到的。
  
  想让百姓配合,就需要让他们知道问题在哪,如何做。
  
  借着这个机会,陈景恪派出了大量人员,主动宣传《防虫论》。
  
  并要求地方衙门开展培训班,向百姓宣传《防疫手册》和《防虫论》两本书。
  
  朝廷已经将除虫列入政绩考核,此事关系到自己的乌纱帽。
  
  南方各级官吏自然全力配合,不敢打一点折扣。
  
  甚至会出现加码的情况。
  
  朝廷轰轰烈烈的除虫运动,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。
  
  更多的蛮夷部落走出山林,主动入籍。
  
  其中就有一个五万多人的大部落。
  
  这个部落屡次和地方衙门做对,甚至一度出兵和衙门对峙。
  
  这一次,部落首领亲自带着家族所有男丁,前来朝觐太孙。
  
  用他的话说,感受到了太孙的仁慈。
  
  他相信,一个如此有担当,把人当人看的君主,不会欺骗他们。
  
  他们愿意相信、追随这样的君主。
  
  带着全族男丁过来,是为了表达诚意和臣服。
  
  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实在太过恶劣有关。
  
  疟疾、血吸虫等等疾病,肯定是生活在山里的他们最容易得的。
  
  入籍大明,在山外拥有一片土地,显然是最舒服的。
  
  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朱雄英的个人因素。
  
  为什么以前他们不肯出山呢?
  
  说白了还是他们不信任朝廷,不信任地方衙门。
  
  现在朱雄英通过一系列的行动,成功赢得了南方蛮夷之心,获得了他们的信任。
  
  他们愿意出山归顺,接受朝廷的条件,也是因为朱雄英这个人,而不是朝廷的优渥条件。
  
  而蛮夷臣服,又反过来加重了他在朝中的分量。
  
  此时的他,正式从纸面太孙,变成了一股真正的政治势力。
  
  拥有了在朝堂发出自己声音的资格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