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> 第269章 进退有据

第269章 进退有据

第269章 进退有据 (第2/2页)

陈景恪又说道:“第一把火从这里烧,也能避免触犯百官的利益,引起他们的不满。”
  
  “学政和科举是国之大事,自有成熟的章程在,且备受瞩目。”
  
  “你若在这里搞变革,必然会引起官僚集团的警惕乃至抵触,降低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。”
  
  “外交则不然,这一块向来不受重视。”
  
  “你从这里着手,不会触犯任何人的利益,自然也就不会引起不满。”
  
  “又因为这是空白地带,你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是太离谱,都是一份不小的功劳。”
  
  “可以说,从这里入手就等于是白捡一份成绩。”
  
  “等到你的能力获得大家的信任,再插手学政和科举事务,就不会显得突兀。”
  
  “百官也会认真思考你的建议。”
  
  “可以说,从这里入手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  
  这番话朱元璋和朱标也听到了,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。
  
  然后陈景恪提完建议,就再次隐藏在了幕后,将功劳让给了朱雄英。
  
  这一切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在眼里,对陈景恪愈发满意。
  
  尤其是朱雄英确实通过此举获得了更高威望,也让他的谦让变得更有价值。
  
  当然,陈景恪也没闲着。
  
  他抽空将学堂给开办了起来,给书院取了个名字:
  
  洛下书院。
  
  一个很普通的名字,没什么可说道的。
  
  第一期招收了两百名学生。
  
  权贵官僚出身的子弟只有不到二十人,这让陈景恪放下心来。
  
  他还真怕自己的书院变成权贵子弟学校。
  
  事实证明,自己还是太高看自己的名声了。
  
  当然,这其中‘技工学院’的流言,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。
  
  相关谣言流传开的时候,不少人来问他是不是真的,他都没有否认。
  
  在这个文学至上的时代,‘技工学院’太非主流了。
  
  正常官宦人家自然不愿意将孩子送进来。
  
  也就徐达等核心勋贵才知道真相,将孩子送了过来。
  
  剩下的学生,一部分是收养的孤儿,他还特意收养了一些孤女。
  
  只要这些女孩子能有一个学有所成,在科学上有所建树,都可以作为榜样进行宣传。
  
  还有一部分学生来源于工匠子弟,都是原本隶属于朝廷的工匠家的子弟。
  
  他们对于研究百工技巧并不抵触,甚至还很高兴。
  
  人数最多的,还是形学研究班成员的家族子弟。
  
  他们才是真正了解陈景恪本领,又对杂学没有偏见的人。
  
  对此陈景恪也没有拒绝,相反他还很支持。
  
  一来是家学渊源,他们能学的更好。
  
  二来……就这么说吧,理科是一门有钱人才能深入研究的学问。
  
  没钱连实验器材都买不起,拿什么来研究。
  
  形学研究班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没有一个是穷人。
  
  他们有那个物资条件,支持自家孩子深入研究。
  
  当然,如果贫民子弟中出现了天才,陈景恪是愿意自己出钱培养的。
  
  书院的先生,则全部由形学研究班的成员担任。
  
  现成的人才不用白不用。
  
  而且现在形学研究班规模也大了,常驻其间的就有百十号人。
  
  外放任职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。
  
  大家平日里一起研究学问,没事儿就侃大山好不快活。
  
  得知书院需要先生,不少闲的无聊的人自告奋勇,表示一定将学生教导好。
  
  对于陈景恪提供的教材,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。
  
  形学研究班现在腰杆子也硬了,准确说是算学圈子都硬气起来了。
  
  虽然不敢正面和儒家掰腕子,但也不再如以前那般被单方面吊打。
  
  而儒家也知道拿他们没办法,因为计官确实是朝廷需要的专业种类,无可取代。
  
 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后,金钞局几乎是计官一手把持。
  
  就算平日里的工作,很多账目只有专业的计官才能看懂。
  
  文官集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
  
  既然无法将算学踢出去,也就没有继续针对的必要了。
  
  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。
  
  你们算学也别想搞事,我们也不欺负你们,大家相安无事。
  
  在这种情况下,算学圈子的腰杆子可不就挺起来了。
  
  既然学习算学也一样能当官,那儒家那一套就不是必须的了。
  
  虽然不至于将儒家一脚踢开,但至少在算学圈子里,儒学经典的重要性日渐降低。
  
  陈景恪的教材没有传统的四书五经,而是节选各种文体,集合成语文科目。
  
  算学圈子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。
  
  至于儒家,他们对陈景恪非常无奈。
  
  到了现在是个人都知道,陈景恪不是靠医术立足的,而是有实打实的真本领。
  
  皇帝、太子、太孙都对他非常信重。
  
  且背后又有徐达、蓝玉等勋贵支持,也不再势单力孤。
  
  户部尚书邱广安更是他公开的盟友。
  
  户部加金钞局加计官体系,彻底掌握了国家的钱袋子。
  
  文官对他就算再不满也没用,只能选择眼不见为净。
  
  所以,洛下书院悄无声息的开学了。
  
  没有什么人前来祝贺,也没有人来找麻烦。
  
  全寄宿制书院,上十天休四天,这么做也是方便学生们回家。
  
  但要想发展理科,仅仅是教育还不够,还要弄出一整套的测量工具。
  
  这些东西陈景恪只能找来一些帮手,一点点进行研究。
  
  长度和重量的测量工具是现成的,容积、温度等才是麻烦的。
  
  尤其是温度计,是最难弄的。
  
  陈景恪也只知道大致原理,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工匠们去实验。
  
  所幸,大明的顶级工匠没有让他失望,成功弄出了水银和酒精温度计。
  
  可想而知,当这些用玻璃制作的器皿出现在实验室,带给其他人的震撼是多么强烈。
  
  至于秒表……他知道擒纵器是制作钟表的核心部件,但也仅此而已了。
  
  虽然擒纵器早在几百年前就发明出来了。
  
  但如何将这玩意儿变成钟表,就超出陈景恪的知识范围了。
  
  毕竟他不是学机械的,所知也很有限。
  
  而且他还准备用钟表替理科打响第一枪呢,自然不能现在就拿出来。
  
  等过两年,第一批学员学有所成,再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。
  
  通过他们的手来实现这个目标。
  
  对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激励,对理科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。
  
 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,很快又到了年底。
  
  大明今年可谓是收获满满,自然又是一个喜庆年。
  
  但过完年后,朱元璋就给群臣来了个大的。
  
  着太子朱标总揽国政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