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北宋穿越指南 > 1101【敦煌遗书带来的影响】

1101【敦煌遗书带来的影响】

1101【敦煌遗书带来的影响】 (第2/2页)

还未等到新一期的《大明月报》发售,儒释道三家重见天日的文献,就已在京朝官和僧道群体之间流传扩散。
  
  全是手抄本。
  
  等到它们传播到洛阳民间,读书人更关注的居然是《说苑》。
  
  郑玄《论语注》的学术性再高又咋样?这玩意儿它不考啊,大明有自己的法定《论语》注解版本,因此它只能在顶级学术圈内引起轰动。
  
  普通士子对《论语》的其他注释版本不感兴趣,反而想要了解原版的《说苑》是啥情况。
  
  因为《说苑》更具趣味性,它是一本杂史集。
  
  陆游在家中对照父亲抄来的残卷,对照曾巩修订版本,忍不住惊叹道:“曾文定公(曾巩)不愧为大家也!”
  
  《说苑》原有二十卷,传至北宋只剩五卷,曾巩不知怎就把它补齐了,只剩一个《反质篇》缺失找不到。然后赵宋朝廷派人去日本、高丽寻访,最终从高丽寻回《反质篇》把《说苑》补足。
  
  恰好,莫高窟出土的《说苑》残卷,正好也是曾巩找不到《反质篇》。
  
  莫高窟版更古老正宗,没有避讳李世民、李治的名字。高丽版不但避讳修改了,而且还在传抄中出现少许错漏。
  
  陆游开始给小伙伴们写信,并让书童誊抄敦煌遗书里的珍品。
  
  他要给小伙伴们寄过去。
  
  当初一起出海冒险的官二代六人组,如今已有两人考上进士并外放,一人跑去军队历练,一人进了翰林画院。姓李的那位老哥最倒霉,父亲牵扯进淮南贪腐案,虽然涉案不深,却也子孙三代不得科举,郁闷之下再度远走海外。
  
  而陆游自己,在六人当中才华最为出众,却总是落榜不知怎就考不上。
  
  他爹还是前任礼部尚书呢!
  
  不急,反正他才二十出头,年纪轻轻有的是机会。
  
  乘坐马车前往洛阳东郊,今日有一个文会,主题正是讨论敦煌遗书。
  
  陆游刚到地方,就听到有士子在吵架。
  
  “《老子化胡经》实乃伪经,佛道两教相差迥异,怎么可能同出一源?”
  
  “为什么不能同出一源?儒释道三教一家。而且,沙州那边的佛窟,为何密藏《老子化胡经》?显然是沙州的高僧亦认同此理。”
  
  “那是因为沙州的僧侣佛法不精。”
  
  “你就精通佛法?那你来说说,释迦牟尼和老子谁年岁更长?”
  
  “这如何说得出来?这又跟佛教何干?”
  
  “你什么都说不出来,为何笃定《老子化胡经》是假的?”
  
  “……”
  
  两人自然吵不出一个结果,但旁边看热闹的士子却笑呵呵吃瓜。
  
  《老子化胡经》总共有十卷,这次从莫高窟发现了卷一、卷二、卷八、卷十。前宋传下来的也有几卷,如今跟敦煌遗书相结合,只剩两卷还处于失传状态。
  
  佛道两教还在各自研究新获得的经书,洛阳儒生居然因为《老子化胡经》先吵起来。
  
  陆游到了文会现场,也站在旁边听得乐呵。
  
  等那两位争得面红耳赤,各自喉咙发干不说话了,文会的组织者才出面劝和。
  
  并且拿出手抄的诗歌说:“今日聚会之人皆为儒生,何必去管他们佛道两家的闲事?也不要谈论学术了,吾等不防品鉴一下《秦妇吟》。”
  
  “此诗自唐末以来,只剩两句流传于世。幸有上帝眷顾,从那沙州佛窟寻得全诗。这首诗比我们预想中更长,全诗共有238句,合计1666字,是《长恨歌》的足足两倍!”
  
  “我且献丑为诸君吟诵:中和癸卯春三月,洛阳城外花如雪。东西南北路人绝,绿杨悄悄香尘灭……家家流血如泉沸,处处冤声声动地。舞伎歌姬尽暗捐,婴儿稚女皆生弃……”
  
  包括陆游在内,许多高官子弟,早就誊抄了这首诗。
  
  但也有一些士子,还是初次领略《秦妇吟》全貌,对诗中描述的惨状惊骇不已。
  
  亦有士子感慨:“难怪此诗引起非议,作者不得不亲自禁绝。”
  
  引起非议的地方,并不是兵灾之后地狱般的景象。
  
  而是诗中非常明确的写到,民间百姓拥有的粮食和财物,在经历黄巢之乱以后,依旧还存留有一半。但是官兵来了,把老百姓的钱粮搜刮得干干净净!
  
  还详细描写黄巢杀来之前,官府是怎样盘剥百姓的。
  
  政治不正确啊。
  
  所有的一切罪过,都该推到黄巢身上才对,咋变成官兵把百姓赶尽杀绝呢?
  
  陆游首先点评说:“从《秦妇吟》此诗可知,唐末朝廷昏庸无道,真正的问题出在官府不行仁政。我大明两位陛下,为何能起兵得天下?又把国家治理得好,再现汉唐盛世之时呢?无非仁义二字……”
  
  《秦妇吟》的政治不正确,到了大明恰好政治正确。
  
  (看少妇白的年代文看起劲了,半夜才开始码字。抱歉。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